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俄罗斯在成为全球球迷目光聚焦地的同时,也成为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赛的“旅游国”。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还是与中国渊源深厚的俄罗斯,这都引发中国游客强烈的出游观赛意愿。虽然中国队未能进入小组赛,但中国市场消费门票额已超过4万张,这也引发业内对体育旅游的新一轮热议。
据携程发布的《2018世界杯俄罗斯旅游消费报告》:世界杯期间预计有10万中国游客赴俄旅游、观赛,在各国入境游客中排名前三甲,预计将给俄罗斯带来超过30亿人民币收入。纵观整个市场,不论是垂直领域的体育公司,还是传统旅行社和OTA们,纷纷上线了观赛游产品。这也带给中国体育旅游市场一次难得的实战机遇。
在奥运战略、消费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多重推动下,体育旅游已站在中国旅业的风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全球体育旅游业的年增速是14%至15%,在中国,这一数值高达30%至40%;发达国家的体育旅游业务占到旅游业的25%,在中国,这一数值只有5%。可见,体育旅游是一个增长非常快的市场,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天花板还很高。
旅游业和体育业,正以加速度在相互融合。体育元素的融入,为传统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鲜活力,体育和旅游相互促进的效应日益凸显。
在体育赛事常态化、全民化的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成为体育业转型升级的投资热点。
在全域旅游潮流下,体育旅游发展也已成趋势。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将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验式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是旅游产业新的赢利点,也是繁荣旅游经济的一条新途径。
“2018俄罗斯世界杯”这一超级IP,无疑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那么,中国应走一条怎样的“体育+旅游”发展之路,以形成体育IP赛事带动外来消费的聚集效应呢?
适应大众体育旅游的形势
把体育旅游作为增强全民健康的重要形式,这是保持体育旅游群众参与性的必然要求。“亚健康”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更加渴望健康,体育旅游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给全民健身招揽人气,为增强人民体质和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以往流行的“健身+旅游”,“观赏+旅游”等形式将会向“观赏+健身休闲+旅游形式”、“旅游+体育文化”等更新的形式发展,人们可以在观赏赛事的过程中,自主参加一些体育赛事活动。
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应努力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这是彰显中国文化、唱响中国声音的明智之举。近年来,我国各地在龙舟、风筝、那达慕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期待今后加大国际化推广力度,在国际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中不断增添中国符号。
同时需要加强各单位体育设施的开放和各类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游客,这是一个已经呼吁了多年的老问题,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优质体育资源仍然存在为少数人服务和大量闲置的现象,需要通过体制和市场手段尽快加以盘活,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应。
打造体育节事活动
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曾联合公示过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除了常见的长跑节事(城市马拉松)以外,值得提倡的是各类专项体育赛事活动,如汽车赛事的上海F1中国大奖赛、新疆的环塔(国际)拉力赛等;自行车赛事类的环青海湖、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作为山地运动的泰山国际登山节、西藏登山大会等。
将旅游、体育与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节事活动,既能拉动经济,也能对传扬当地文化和传统民俗。入选的天津海河国际龙舟节、河北廊坊风筝节、内蒙古马术节、武汉国际渡江节、吉林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等活动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性高的经典体育旅游盛事。
与时俱进的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首先表现在要设计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减少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地利用再生资源,产品的设计是产品的发展的动力,符合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通过企业的公关人员做好公关活动,还要进行绿色广告的大量宣传,带动景区的合理开发。绿色产品,可以是一个足够震撼的文创产品,也可以是足够有创意的活动。根据自身创办过的活动,有机地跟体育赛事结合。
网络营销。旅游企业要想做好网络营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消费者做好互动交流,旅游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与顾客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此外,短视频也将是今年世界杯新的流量地中海!在可预见的将来,短视频的下一个爆点肯定有“世界杯”和“足球”。在宣传推广上,可着重扶持短视频渠道,以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
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的体育旅游市场开发面临着人才方面的难题:一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二是体育旅游营销人才、市场开发人才短缺。导致当前专业的体育旅行社非常少,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快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推动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体育+旅游为载体,突出核心旅游资源与品牌的打造,推出多项特色体育运动和自主IP赛事等手段,助力进一步实现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充分释放体育赛事的助力效应,为社会民生带来深层影响力,引领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也希望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有实力也有能力把握住这次入境游重生的机会,实现体育+旅游升级转型,让中国旅游再次绽放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