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研学旅行市场混乱:“只游不学”为哪般?

海外夏令营、校园考察、文化体验……近年来,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研学旅行迎来了春天。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旅行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无疑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炙手可热的研学旅行市场背后,贴标签、卖噱头、“只游不学”乱象仍然突出。市场乱象存在内在原因在哪里,如何使研学旅行真正回归“实践育人”的初衷?

1、商机无限惹人眼

◇暑期未到,研学旅行的通知、广告已铺天盖地,考验着家长的定力、智力和财力

◇一份来自携程网的《2019游学报告》显示,目前游学市场规模为300亿元,每年有200万人参加研学游学

 

时进6,蚌埠还未真正进入酷暑,但随着2019年暑期进入倒计时,研学旅行市场早已热浪逼人。班级QQ群、家长微信朋友圈、校外培训机构微信公众号,一条条关于暑期研学旅行的通知、广告已经在考验着家长的定力、智力和财力。领导力——英国名校游、华罗庚金杯研学夏令营、西安大唐文化体验游、齐鲁儒家文化研学行、无锡太湖研学游、古丝绸之路研学游。伴随令人眼花缭乱的研学旅行项目的,是令家长怦然心动的广告语。

 

在一个名为“领导力——英国名校研学游”的项目中,记者看到游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游学名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可以与外教、名师近距离接触,培养未来领袖的气质和胸怀,还可以与外国学生交朋友。而在华罗庚金杯研学夏令营的招募广告中,则菜单式列出了研学的目的地,有吉林长春营、山西太原营、安徽黄山营、广东深圳营。在一家机构主推的黄山营活动安排表中,记者看到,研学活动自报到至离开共5天时间,第一天报到,讲解安全知识和研学规范,第五天是总结和返程,而中间的三天时间,则安排了一系列徽州文化旅游活动,其中穿插了半天的有关数学的专家讲座。

 

 

“‘华罗庚金杯’的名气很大,但一看价格,我就放弃了给孩子报的念头。”今年孩子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家长范昊告诉记者,他家孩子数学成绩很好,参加一下研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结交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喜爱数学的朋友,但费用实在高得“离谱”。说着,范昊将营员“募集令”推送到我的微信上,记者打开一看,也着实一惊:3500!开营和离营占两天时间,中间三天时间安排的绝大部分都是游玩项目,“一天要花去1000多元,实在太贵了!

 

在范昊看来贵得离谱的研学“华罗庚金杯研学夏令营”,但另一位家长却认为“不贵”:如果真正能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为以后学习数学注入了无限动力,从长远来看,这点钱也算不了什么,再说参加研学夏令营也能结交朋友,磨练意志,再不济就权当游山玩水了!

 

记者在家长群中调查得知,暑期给孩子安排研学旅行项目的并不在少数。跨越重洋到海外、境外游学,近的赴国内著名景区,即使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也要参加一个省内的短程研学项目。因为如今的家长都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研学旅行行业正在“风口”之上,其市场之大给市场各方参与者都提供了创富商机。一份来自携程网的《2019游学报告》显示,目前游学市场规模为300亿元,每年有200万人参加研学游学。以2019年寒假游学数据来看,同比去年增长80%以上,出国游学人均花费2.1万元,国内游学的人均花费也高达1400元。

2、营销大战烽烟起

◇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成为小学高年级直到高中学生的“必修课”

◇在无行业标准衡量的情况下,各家旅行社首先拼“人脉”,“人脉”资源丰富的旅行社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蛋糕

 

真正引燃研学旅行市场热情的,是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出台的鼓励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安徽广播电视台《研学安徽》栏目蚌埠办事处主任王聚龙介绍,2016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20183月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出具体要求:“原则上,研学旅行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每个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就学期间,各参加一次研学旅行;每次小学12天、初中34天、高中56天。”

 

政府的大力引导,不仅让研学旅行成为一个热词,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就意味着研学旅行成为小学高年级直到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如果做好这块业务将成为旅行社的一大利润增长点。”在蚌埠旅游市场深耕多年的陈晓丽,以特有的职业敏感意识到商机的到来。“蚌埠市有那么多学校,又有数十万名中小学生,即使每个学生的研学费用只有几百元,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陈晓丽告诉记者,国家政策提出中小学校可以自行组织,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旅行社承办,但实际上出于安全担责、费用收取、是否营利等方面的考虑,很少有学校愿意自主承办研学旅行项目,而选择与机构合作成为主流方式。在研学旅行市场的竞争中,旅行社无疑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研学旅行离不一个“游”字,景点、线路、地接等渠道资源都是现成的,只需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源。于是学校成为各家旅行社开展客源争夺战的主战场。

 

 

蚌埠市有数十家旅行社,每家机构都各显神通,集中对掌握学生资源的各个中小学校进行“围猎”,在并无行业标准衡量的情况下,各家旅行社首先要拼的就是“人脉”,“人脉”资源丰富的旅行社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蛋糕。除了公立中小学校外,同样拥有生源的校外培训机构也成为旅行社争抢研学旅行市场的重要阵地。只是与公立学校稍有不同的是,人脉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除服务外,安全保证、利润分成比例成为调节市场的重要筹码。换句话说,谁的分成比例高,我就跟谁合作,此时校外培训机构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进一步挖掘生源的“附加值”。

3、蛋糕变味为哪般

◇由于研学旅行需要学校和家委会等多方审核,虽然费用会高一些,但帽不能大一尺,不然也很难通过。在总价无法上抬的情况下,许多旅行社就压缩了学的方面的内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许多研学项目“只游不学”的根本原因

◇研学产品供给不足,是研学“变味”“走样”的重要因素;我国研学旅行刚刚起步,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也是研学与旅行“两张皮”的原因所在

 

“穿上汉服,集体拜了一下孔子像,然后摆拍了几张照片,其余全是在各个景点游玩,说是研学旅行其实与纯旅游没有差别。”说起去年暑期某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家长廖女士有些激动,“同样的线路,旅行社报价只有460,而研学旅行却收了730,大约多出60%,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跟旅行团走呢。”

 

 

只游不学,或者在旅游项目上,稍稍加上一点“学”的元素顿时就“身价倍增”的研学旅行项目随处可见。去年某学校组织了一场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三天时间每位学生收费800多元,而同期旅行社的报价是380,研学旅行价格整整比纯旅游的价格高出一倍多。而实际玩的线路相同,景点相同,甚至吃饭和住宿标准也大体一样。

 

为什么一贴上研学旅行的标签,价格就会提高一大截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相对于旅游来说,研学旅行的成本要高一些。蚌埠是一个游客输出城市,平时旅行社接单,其实就是将客源输送到目的地城市,这样只需要与当地的地接旅行社交接一下,剩下的事情不用再操心,就可以赚到“人头费”。而研学旅行项目,则是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研和学的元素,即便是象征性的,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例如道具租赁、活动资料,同时还要请导师讲解。这就多出一些运作成本。当然这些成本在费用占比中也不是太大。

 

增加的另一部分成本,在于带队老师的费用分摊上,与学校合作,旅行社往往要给学校留出几名随行带队的名额,而这部分名额的最终买单者是学生,需要学生进行分摊。

 

另外还有一项不为外人所知的成本,即公关成本或提成返点成本。和其他行业一样,“人脉资源”也需要维护,如何维护?送礼、吃饭是“敲门砖”,“提成返点”才能将关系维护得更牢靠。“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加进去,研学旅行费用高企就不难理解了。”

 

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旅行项目,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审核,还需要家委会讨论通过,虽说研学旅行费用会比纯旅游项目高出一些,但帽不能大一尺,不然也很难通过。在总价无法上抬的情况下,许多旅行社就压缩了学的方面的内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也是许多研学项目“只游不学”的根本原因。

 

在王聚龙看来,研学产品供给不足,也是研学“变味”“走样”的重要因素。研学旅行项目应是“再创造”的过程,既不能简单做“加法”,也不能过度商业化。好的研学旅行项目,应当对当地风景、人文、地理、历史、习俗等资源进行高度概括提炼,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这个主题链接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探索,将课堂知识与研学路上所见所闻建立一种联系,这样才能达到开阔眼界,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习惯于传统旅游项目操作的旅行社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再一方面,由于我国研学旅行刚刚起步,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也是研学与旅行“两张皮”的原因所在。“成立专家团队,进行项目研发,以文化为纽带将景观资源串联融合,提供研学旅行产品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应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唯有如此,研学旅行才能真正回归实践育人的初衷。”王聚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