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已进入春花花开的时节。对全社会而言,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都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而对旅游业而言,3月仍在寒冬。当前,已经陆续有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破产清算的消息传来。
旅游业算不上刚需产业,但也有2826万直接就业人口、80万持证导游。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政策允许旅行社有序复工,中小旅行社也不会有特别的热情参与。因为,一开张就要涉及人工成本、水电成本、消耗品成本、房租成本等发生,为了几个可能的零星游客,性价比太低。旅行社只会进行网络“预售”,或者基于微商身份的售卖品类的扩充。
对于旅行社而言,复工并不等于复产。旅行社真正有旅游收入,那才是复产。与其他社会消费品不同,旅行社的产品往往是预售性质的,这就有一个“时间差”。比如5月以后或者6月以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预售。这对缓解旅行社现金流压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放弃恶性竞争才有更好的未来
参照2003年“非典”之后的情况,基本都是大型旅游企业前来“暖场”。它们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实力,可以消耗得起,要为行业进行整体情绪铺垫,先把预热的环境营造起来,不指望迅速带来交易量,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借势而为、顺势而动。这是大企业的责任和道义。比如,携程推出的“旅游复兴V计划”,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前期暖场行为,体现了“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OTA除了是旅游业的中枢,其本身也会产生数据,尤其大公司的数据往往是市场的晴雨表。一般来说,旅游企业与金融和科技公司相比,虽然同样拥有大量的实时数据,但研究力量往往非常薄弱,而且重视度不够。
“我们不会忘记2012年到2013年的OTA价格战,也很难遗忘众所唾弃的‘默认勾选’等产品问题。旅游大公司的竞争如果能真正从恶性的挖人战、价格争夺战等朝着战略方向、管理激励、人员素质以及信息研究等的比拼上发展,这会让我们看到旅游业更美好的未来。”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邹光勇说。
结合目前各方面信息来看,出入境旅游可能要比2003年“非典”之后严峻得多。这不是旅游领域一家发力,就能实现的市场“逆袭”。也因此,将国内游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会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所在。再加上,今年学生开学晚,暑期应该会被严重压缩,而暑期是旅游业的传统旺季。旅游业恢复元气的时间,也会相应更长。
而17年前“非典”过后,有些很快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值得各方提前注意。2003年8月,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在旅游业恢复与振兴中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当前恢复与振兴旅游业的过程中,一些旅游企业恶性削价竞争、零负团费、价格欺诈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又重新抬头,导游私拿回佣、索要小费、欺客宰客等歪风邪气又有反弹的迹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严重妨碍了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
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年
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超过了“非典”,恢复时间大体需要1年,但一场危机阻挡不住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当前很多观点片面夸大了旅游业的损失,“报复性增长”也是伪概念,这些错误的观点对旅游业发展是没有益处的。他认为,要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反思当前投资过重的方式,把如何促进旅游产业恢复活力的重点,放在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上。
“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讲,旅游业全面开业的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尽管有些地方旅游景区开业了,但实际真正的游客不多,游客的信心恢复会有所滞后。同时,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不是生活最必需的行业,所以旅游业开业的时间要滞后一些。”保继刚说。
保继刚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果疫情在上半年结束,我们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断:“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以及旅游市场自然发展规律来看,2020年下半年国内旅游会恢复性增长,到2021下半年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规模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相比起2003年的“非典”,影响更大。有两个数据可以看出,WTTC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统计得出,2003年“非典”全球旅游业的损失是300到500亿美元。2003年中国人出国旅游占全球总量1.5%。到了2018年,中国有1.77亿人次出境旅游,占全球旅游消费16%。
美国华人赵金林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将会使得以依靠中国出国旅游为主要客源的东南亚国家短期旅游收入减少30%。比如说泰国,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客源国,中国游客的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7%。2019年,中国游客为泰国贡献了180亿美元的收入,而2020年1月24日到31日,中国游客下降了60%,泰国一周损失2.94亿美元,预计泰国1月到6月的收入会减少97亿美元。2019年,中国游客占美国入境旅游人数的7%,由于疫情暴发,预计美国将减少103亿美元的旅游经济收入。
保继刚说:“由于我国是世界旅游主要客源国,对世界旅游贡献率在12%以上,本次疫情对世界旅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就其总量影响而言,今年的全球旅游发展速度将会趋缓,会形成零增长或者负增长的发展态势。”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