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疫情后的反思:我们都欠孩子一次自然教育

2020 开年,新冠病毒席卷全国,因为疫情的严峻,孩子们不能去学校正常上课,近二个月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在“停课不停学”的非常时期,孩子的课程都搬到了网上上课,创景文旅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认为,老师成了主播,家长成了班主任,孩子们都成了神兽,连去户外打球、散步、运动都成了奢望,孩子们想运动,更向往自然。

就在大家纷纷谴责那些吃野味,而引发病毒传播的“零号病人”时,人们也开始反思:我们在依赖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得破坏自然,危害自然。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自然教育,而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唯独缺少的就是自然教育。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孩子每天被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吸引,跟大自然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不仅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也让孩子对自然,对生命缺少了敬畏。

1、远离自然,孩子远离健康

由于电子产品的吸引,学业负担的加重,家长的过度保护等,现在的孩子缺少了很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他们更多的时间,都是待在封闭的室内,这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孩子肥胖、过敏,近视等健康问题。

英国 BBC 地平线节目曾对两个过敏症儿童家庭跟踪采访,发现他们平均每天 85%的时间都是室内活动,很少接触户外空气,花草和小动物,与自然的分割,让他们与微生物分离,接触不到有益的真菌,影响了免疫系统,从而更容易过敏。

相比之下,生活在传统农场的人,却不容易患过敏。

慕尼黑大学儿童医院哮喘与过敏部门的研究也表明,越早接触微生物群,越可有效预防孩子患上过敏性疾病,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系统。

正如恩格斯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因此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2、远离自然,孩子远离快乐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暴躁易怒,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其实,这与孩子远离自然有一定的关系。

《秘密花园》这本书讲述正是大自然治愈孩子心灵的故事。

性格孤僻的小女孩玛丽发现了庄园里的秘密花园,并且认识了体弱多病的科林和健康积极的迪康。在迪康的引领下,玛丽和科林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乐趣,还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西班牙的一项注意力研究测试表明:更多的接触绿色可以改善儿童的大脑发育,绿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还能减少孩子出现行为、情绪等问题。

因为自然环境能提高大脑杏仁核的活动水平,杏仁核的活动水平越高,处理压力和危险的大脑中央核的作用越大。

因此,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孩子才能感受快乐。

3、远离自然,孩子不懂对自然的敬畏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中,孩子没有机会观察蚂蚁怎样搬家,没有机会穿着雨鞋在小雨中漫步,没有机会触摸毛茸茸的小鸡,没有机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感受春天的到来……这样的生活,自然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生机。

杰弗里斯在《我心灵的故事》一书中,这样描述他对大自然的体验:我能感受到大地在对我说话,我对所有事物都很敏感——从最小的草叶到最大的橡树。万物都像是我的外部神经和血管,在向我传递感觉。纯净而流动的空气,大海和蓝天——每一样都在触动我,与我分享他们自己。

这就是在大自然中全然感受生命的体验,而科学研究也表明,与大自然的接触,能够增强敬畏感和与万物链接的感觉。当孩子真正开始触摸自然,感受自然时,融入自然的生命之旅也就随之开启。

我们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从自然中获得智慧,能量,让孩子们重新回归自然,与真实的世界连接,才能释放天性,拥有灵性。

《深度自然游戏》一书中写道:想要徜徉、浸润于自然,深度游戏的要素至关重要。忘我与深度融入是深度游戏的特征。

1、情景学习是体验深度自然游戏的基础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在 1990 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情景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情绪和知识的融合,不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教而教,为了会而会,只是将生活的经验以及认知任务回归到真实,融合的状态。

记得小时候的自然课,老师带领我们去户外体验春天,我们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摸着刚刚发新芽的柳树枝,寻找地上刚刚冒出绿头儿的小草,一起感受春天的脚步。

回到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眼里的春天,奇怪的是,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这样体验式的学习,每个人都没有感觉到是在被动的学习知识,而是在全神贯注的投入中,主动探求世界。

因此,与其填鸭式的灌输自然知识,不如把课堂搬到自然中,楼下小区的绿植,公园里的花草,花鸟市场的小动物,都是孩子感知自然的方式。

当孩子在自然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她才热衷于探索自然。

2、心流学习法让孩子全心投入自然当中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深度自然游戏》的作者约瑟夫·克奈尔创建的心流学习法为的是唤醒学生的全部身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通过学习进入心流的状态。

到底真正的自然教育是什么?自然教育也叫森林教育,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斯卡娜夫人提出的,它是只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体验,问我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教育孩子,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去激发孩子的潜在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习惯。

有很多人父母对自然教育的概念产生了误解,一种认为自然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走进自然,另一种认为自然教育就是放任孩子,不去管理孩子的行为。这两种观念都是对自然教育的误解,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创景文旅研究院专家认为自然教育只有做得好了,才能够给孩子受益的人生。

一、自然教育给孩子真正的学习体验

自然教育通过许多自然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下打开自己的五官,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思考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起在学校死板的上课,写作业,背书,自然教育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自然教育中是具体的,而并非是抽象,他不需要孩子死记硬背,抄抄写写,也不需要孩子沉浸在题海战术中,这要求孩子放松的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发现美的能力。

通过自然教育,孩子领悟世界并不是通过课本上单一的解释,而是通过自己的感知,体会到这个流动的,多变的,千丝万缕的世界。

二、自然教育给孩子宝贵的精神品质

真正的自然教育,是要教导孩子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无论是对一朵花,一棵草,一粒种子都是报以敬畏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尊重。

当孩子体验自然的时候,能够获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这种尊敬的也会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给孩子更加宝贵的精神品质,让孩子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设想当一个孩子为了不惊扰喂食的鸟雀妈妈而选择了屏气息声的时候,他也就自然学会了课堂上不窃窃私语,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三、自然教育给孩子一份珍贵的礼物

一个人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仔细一想 ,一个人生活的幸不幸福取决于他的生活体验是否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体验。在现代这个大数据的社会,很多人的幸福感都来源于外在,想要通过电子产品,虚拟购物等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但科学研究表明通过外在的物质所获得的幸福感最多不会超过半年,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想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一颗充盈的心。

而自然教育,教会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一花一草一木,更加懂得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孩子在体验,观察,分析和思考等能力。许多父母在对孩子自然教育方面都犯了错,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正确的自然教育,才能用自然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呢?

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茫然,那是现代生活对童心的扭曲。让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和平行,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教育,也是对于心灵的爱和陶冶。

创景文旅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认为, 让我们从深度游戏开始,带领孩子一次全新的体验,让孩子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在感恩自然给予人类的静谧与美好的同时,不忘敬畏自然的神奇与智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